采用錐底或傾斜底設計
合理設置出料口位置與尺寸
減少內部凸起和死角
低粘度物料(如清水、液體藥劑)
高粘度物料(如污泥、糊狀藥劑)
放料前可通過儲罐外壁的加熱套(適用于耐溫塑料儲罐)或伴熱管(溫度不超過塑料耐溫上限,如 PE 儲罐通常≤60℃)適當加熱,降低物料粘度(注意溫度需根據物料特性調整,避免破壞成分)。
放料過程中,若流速變慢,可啟動儲罐內的攪拌裝置(需提前設計安裝,如槳式攪拌器),輕輕攪動物料,防止沉積;或用長桿(材質與儲罐兼容,如 PP 桿)從人孔伸入,輔助刮除罐壁附著的物料。
必要時可在出料口加裝螺桿泵或齒輪泵,通過機械力將殘留物料抽出。
含顆粒 / 沉淀性物料(如含泥沙的污水、懸浮液)
定期沖洗
檢查并修復出料系統
避免物料長期靜置
塑料儲罐的承壓限制:若使用壓縮空氣輔助排料,需嚴格控制氣壓(通常不超過 0.2MPa),避免超過儲罐的設計承壓(塑料儲罐多為常壓或低壓儲罐),防止罐體變形或破裂。
材質兼容性:沖洗或輔助排料的介質需與儲罐材質兼容(如 PE 儲罐避免接觸強有機溶劑,PP 儲罐避免長時間接觸濃硝酸等),防止腐蝕罐體導致泄漏。
安全操作:涉及加熱、攪拌或高壓操作時,需遵循設備操作規程,佩戴防護裝備(如手套、護目鏡),尤其處理腐蝕性或有毒物料時,需確保通風良好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根據塑料儲罐的結構和物料特性,針對性地優化放料流程,最大限度減少殘留,實現 “放料干凈" 的目標。同時,定期維護設備、保持內壁光滑,也能長期保證放料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