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. 結構完整性與腐蝕防護 | 一體成型無隱患:采用滾塑工藝整體成型,罐身無焊縫、無接口,杜絕 “內襯層與鋼殼剝離" 的核心風險;聚乙烯本身耐多數酸、堿、鹽溶液(如化工中的稀硫酸、食品中的醋酸),且內壁絕對光滑,無介質滲透、殘留死角,長期使用無 “鋼殼被腐蝕" 的隱患。 | 存在 “內襯層失效風險":玻璃鋼(玻璃纖維 + 樹脂)通過手糊或纏繞工藝襯于鋼殼內壁,樹脂與鋼殼的結合依賴粘接劑,長期受溫度變化(熱脹冷縮系數差異大)、介質浸泡影響,易出現襯層開裂、鼓泡、脫落,一旦襯層破損,腐蝕性介質會快速侵蝕鋼殼,導致儲槽報廢。 |
| 2. 制造成本與經濟性 | 成本更低:原料(聚乙烯顆粒)采購成本低于 “鋼材 + 玻璃鋼樹脂 + 玻璃纖維" 的復合材質,且滾塑工藝自動化程度高(中小型儲罐 1-3 天成型),無復雜的鋼殼焊接、玻璃鋼手糊內襯工序,同規格(如 30m3)PE 儲罐造價比鋼襯玻璃鋼貯槽低 25%-45%。 | 成本高且工序繁瑣:需先加工鋼制外殼(切割、焊接、除銹、底漆),再現場或工廠手工糊制玻璃鋼內襯(依賴熟練工人,工時長達 1-2 周),樹脂、玻璃纖維及人工成本疊加,整體造價顯著更高。 |
| 3. 安裝與運輸便捷性 | 輕量化 + 一體化:聚乙烯密度僅 0.91-0.96g/cm3(約為鋼材的 1/8),30m3PE 儲罐重量僅 800-1200kg,可整體吊裝運輸至現場,無需拆解組裝;安裝僅需簡單混凝土平臺(無需復雜承重地基),1-2 天即可完成就位,大幅縮短施工周期。 | 笨重且安裝復雜:鋼襯玻璃鋼貯槽因鋼殼重量大(30m3 規格可達 8-10 噸),需拆解為殼體、配件運輸,現場需先焊接鋼殼(需專業焊工),再檢查 / 修補玻璃鋼內襯,安裝周期長達 1-2 周,且對地基承重要求高(需加固混凝土基礎)。 |
| 4. 維護難度與壽命 | 幾乎免維護:內壁光滑不結垢、不生銹,日常僅需定期通過人孔清理罐內殘渣(無需特殊工具);常溫常壓下,PE 儲罐使用壽命可達 10-15 年,無 “襯層修復"“鋼殼除銹刷漆" 等額外維護成本,后期投入極低。 | 維護頻繁且成本高:需每 1-2 年檢查玻璃鋼內襯(尤其焊縫、轉角處),若出現開裂、鼓泡,需停機打磨、重新糊制樹脂 + 玻璃纖維(單次修復成本可達造價的 10%-20%);鋼殼外壁需每 3-5 年除銹刷漆(防腐處理),否則易銹蝕,整體維護成本是 PE 儲罐的 3-5 倍。 |
| 5. 衛生安全性(食品 / 醫藥行業) | 食品級屬性達標:食品級 PE 材質無毒、無味,不與食品介質(如醬油、果汁、發酵液)發生化學反應,可通過 FDA、GB 4806.7 等食品接觸標準認證;內壁光滑,易清潔消毒,無微生物滋生風險,滿足食品釀造、醫藥輔料儲存的衛生要求。 | 衛生風險難控:玻璃鋼內襯的 “樹脂基體" 可能存在微量小分子遷移(尤其長期接觸酸性 / 油性介質時),且手糊工藝的內襯表面易有氣泡、纖維外露,形成清潔死角,藏污納垢后難以清理;若襯層破損,鋼殼銹蝕產生的氧化鐵會污染介質,無法滿足食品級衛生標準。 |
| 6. 抗沖擊與韌性 | 韌性優異抗破損:聚乙烯具備良好的抗沖擊性(即使 - 20℃低溫下仍不易脆裂),可承受搬運、現場作業中的輕微撞擊(如工具碰撞、雨水沖擊),不易出現裂紋;罐身形變后可一定程度恢復,無 “內襯層因形變斷裂" 的問題。 | 抗沖擊性差且脆:鋼殼雖堅硬但脆性高,受沖擊易變形凹陷,且一旦變形會直接拉裂玻璃鋼內襯(玻璃鋼韌性遠低于 PE,低溫下更脆);內襯層一旦開裂,無法修復至原有性能,只能局部補強,隱患持續存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