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氯酸鈉儲罐的基礎設計是保障儲罐安全穩定運行的核心環節,需結合介質特性(腐蝕性、密度)、儲罐結構(立式 / 臥式)、環境條件(風、地震、溫度)及全生命周期工況(操作、檢修、空載),全面考慮各類荷載因素。以下從長期荷載、可變荷載、特殊荷載三大維度,系統梳理關鍵荷載類型及設計要點:
長期荷載是基礎長期承受的恒定作用力,直接決定基礎的最小承載能力,需精確計算以避免基礎過度沉降或開裂。主要包括:
儲罐本體自重
次氯酸鈉介質重量
次氯酸鈉多為水溶液(工業用濃度通常 5%-15%),密度隨濃度變化(1.10-1.20g/cm3,濃度越高密度越大),需按最大充裝量(通常為儲罐容積的 90%-95%,預留安全空間)計算介質總重量。
計算公式:介質重量 = 儲罐有效容積 × 介質密度(按設計濃度取值)× 重力加速度(g=9.81m/s2)。
示例:100m3 儲罐(有效容積 95m3),12% 濃度次氯酸鈉(密度 1.15g/cm3),介質重量≈95×1.15×103×9.81≈1070kN(約 109t)。
基礎自身重量
可變荷載是短期或周期性作用的荷載,需結合 “最不利工況"(如滿液 + 強風、檢修 + 地震)進行組合計算,避免基礎失穩或局部破壞。主要包括:
液位波動荷載:進料 / 出料時液位變化導致的瞬時荷載差,需按 “空罐→滿罐" 的最大液位變化量計算附加力(尤其對臥式儲罐,液位變化會導致重心偏移,需驗算基礎抗傾覆)。
檢修臨時荷載:儲罐檢修時的人員(按 2-3 人,每人 75kg 計)、工具(如焊機、腳手架,按 500-1000N/m2 均布荷載)、臨時管線重量,若涉及罐內檢修,需考慮內腳手架對罐底的局部集中荷載(需驗算罐底與基礎接觸面的局部承壓強度)。
基礎設計需按《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》(GB 50068)采用 “極限狀態設計法",結合不同工況選取荷載組合,關鍵組合形式如下:
次氯酸鈉儲罐基礎設計的荷載考慮需圍繞 “介質特性(腐蝕、密度)+ 儲罐結構 + 環境工況 + 全生命周期安全" 展開,核心是:
精確計算長期荷載(尤其是介質重量,需結合濃度取準密度);
合理組合可變荷載(風、地震、溫度需按最不利工況疊加);
針對次氯酸鈉的腐蝕性,通過基礎防腐設計間接保障承載耐久性;
嚴格遵循 GB 50341、GB 50009、GB 50011 等規范,確保荷載計算與組合符合工程安全要求。